轰轰烈烈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落下帷幕,透过赏心悦目的流线造型、金属反光透射的尊贵质感、或新潮或复古的豪华气派以及中国民众不可遏制的“惊艳”热情,从产业和技术的角度看,也不乏令人兴奋的亮点:国内汽车集团在此次车展上占了半壁江山,上汽集团、长安集团、一汽、东风、奇瑞、华晨、长城、比亚迪、吉利、江淮、南汽、华泰、哈飞、华普等都竞显各自实力;安全、环保、舒适成为汽车技术和市场的主流;面向未来的电动和混合动力技术大放异彩……
汽车展给人的最大启示有二:一是汽车的消费化,来自消费市场的拉动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汽车设计的灵感源泉;二是印证了汽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已不在于机械技术,而在于电子技术,更确切地说是在于机、电、热、气、液、化、声、光等技术的融合,其中核心在于汽车电子技术。
对此,电子厂商早已热血沸腾。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等机构2003年在中国率先推出汽车电子论坛以来,业界就已经几度奋起。但这是否始终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呢?
剃头挑子一头热?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核心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应用层次低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国内涉足汽车电子的企业超过1000家,但多数从事的是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如汽车音响、车载电话等门槛低的领域;在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等利润空间较大的领域里,都是国外厂商把持着绝对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国内汽车电子市场70%以上份额都为国外企业所把持,即使把合资的汽车电子企业算上,国内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所占份额也超不过30%。我国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从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公司规模看,两者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汽车电子在技术上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开发初期投入的资金多。 而国内电子行业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所知不多,先天不足。特别是如今市场上面对的都是国外实力强大的跨国汽车电子公司。这使得一腔热情的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倍受双重压力:一是起步晚,缺乏汽车电子专项技术;二是合资整车多,产品配套权掌握在外方手里。先天不足加上后天“营养”不良,这些都会影响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化进程。
两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05年10月号):要在我国发展汽车电子,首先要抓住OEM厂商(即整车厂商)。整车厂对汽车电子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我国汽车电子的走向和发展的速度。目前国内虽然有很多整车厂,但他们的技术基本都来自国外,因此,要解决谁来采用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等问题,首先要围绕自主品牌来推动。
近年来国内已经崛起了像奇瑞、吉利这样的自主整车品牌。形成更多的自主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既是自主品牌立足的基础(更不肖说想走向世界),也是中国的整个汽车电子配套链的机遇,同时也需要整个上下游的联合研发、共同努力。
从上海车展上国产车的半壁江山,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希望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增势迅猛。2006年汽车销量比上年增加25%,达721万辆,超过日本(574万辆),成为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以城市个人需求的扩大为背景,轿车销量由2001年的72万辆增长到了2006年的383万辆,5年内激增了4.3倍。在这一巨大需求的吸引下,除法国雷诺外,全球主要汽车企业全部进入了中国,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恰恰是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以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汽车企业异军突起。奇瑞是1997年创建的新兴企业,2006年的销量已经达到27万辆,荣登乘用车销量排名的第四。吉利从摩托车起家,于1998年开始生产汽车,2006年销量达到20万辆,列企业销量排名第八。不仅如此,令外资企业感到紧张的是,民族汽车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在中国的成功,开始积极开发海外市场,整车出口。奇瑞从2001年向叙利亚出口10辆汽车开始,以中东、俄罗斯、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为中心,扩大了出口量。2006年的出口超过5万辆,2007年则提出了10万辆的目标。在伊朗和俄罗斯,还开始以组装的方式进行本地化生产。
中国入世前的行业保护下依靠组装型的产业结构没有达到的目标,入世后在竞争性的产业环境下达到了。也正是这样的契机,带来了产业结构向研究开发、制造、配套并重的格局转变。国内汽车厂商的迅速发展也就给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有关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2007年,全球汽车电子系统市场平均增长率约为6.7%,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增速更高,2003年达到33.7%,并且2010年前将一直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预计到2008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需求量可达到9800万套。2007年我国汽车总需求将达到800万辆,按汽车电子价值占整车价值的15%计算(轿车约25%,客车和货车约10%),汽车电子的年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我国又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消费化与同步开发
随着汽车电子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以往那种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垂直综合型产品开发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复杂开发任务和成本目标的需要。为此,汽车电子行业要建立国际间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外部技术力量,分享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知识产权,向水平分业型开发方式转变,从而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汽车电子领域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合作已经是主流模式。根据预测,向一级供应商外包将会急剧增加,尤其是车内系统的产品开发,10年后,只有10%的开发是由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即整车厂商)完成。近年来,第三方设计公司也在崛起。
与分业、外包一体两面的是联合、协同,具体到开发上就是汽车及汽车电子产品的同步开发
当前,汽车市场的潮流所向乃是安全、环保与舒适,尤其在舒适性的需求上,汽车已经越来越演化为消费品,具有了和家电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相似性。
对于电子产业而言,产业已经进入了消费者主导的时代,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剧,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电子厂商,不论在产业链的上游还是下游,都必须得面向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提出系统级的解决方案,而不能再零敲碎打。无论是IC厂商还是传统意义下的系统整机厂商,“开发自己产品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一定是整个系统。”电子产业进入SoC时代,IC设计公司和系统整机厂商就不再只有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如今上下游已经面临共同的问题:适应产品用户的差异化和快速变化的需求。这不仅对传统意义下远离消费者的IC厂商提出了挑战,也意味着整机厂商必须与上游供应商密切合作,才能应对消费者主导时代的市场需求和创新挑战。
与电子行业的整机、IC同步开发相似,随着汽车产品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产品车型市场生命周期的越来越短,整车设计越来越需要在第一时间推出不断变化的市场所需要的车型和产品,这就越来越需要汽车的整体系统设计与整体解决方案。同步开发成为汽车产品开发的主流模式。这一方面要求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融入整车配套体系,理解整车设计的需求,并在第一时间同步推出相应设计和产品——应该说这对汽车电子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汽车企业在开发新车时往往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同步开发,这就要求零部件企业具有很强的开发实力,能够完全根据整车厂的时间计划节点配合整车的开发进度。对我们国内自主的汽车电子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整车设计的挑战,整车厂商要适应消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就必须与零部件供应商密切合作、同步开发。于是,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了来自汽车行业的动力,不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汽车电子企业甚至还不在整车厂商的预选供应商名单内,根本不具备为整车厂配套的条件。因此,仍然必须借国内自主整车企业崛起的东风,让汽车、电子在产业链上合作、互动起来,培育国内汽车电子企业进入国内整车企业的供应商名单,让民族整车品牌建立起自主的配套体系。这样,才能带动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起飞,也才能解决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空心化”,成就中国汽车人的百年梦想。
作者:董学耕(《中国电子商情》资深顾问)